春节出行请注意!雅西高速多站点因大雪交通管制
要围绕三件大事提质增效,打造雄安质量雄安标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加强京津冀质量标准协同发展。
全民参与,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科技治气,对症下药精准治理。
在寻找污染源方面,我市成立首个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与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2019年夏季首次在成都平原开展臭氧及前体物联合多组分、长时段联合观测,精准溯源臭氧污染成因。在具体治理方面,我市充分利用网格化微站、激光雷达、VOCs走航等技术和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扬尘在线监测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及时调度管控排放异常区域污染源,实现靶向治理。近年来,成都市民主动践行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铁、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大气污染防治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19年半年优良天数(132天)与2013年全年优良天数持平,全年优良天数创下287天的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加36天,优良率达78.6%;PM10、PM2.5浓度分别为68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创下自2013年国家实施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168个城市中排第79名,较去年同期提升27名,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率在168个城市中排第25名。
2019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不断优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在管控方面,创新打造成都数智环境系统,有效接入电力、住建、城管等部门数据,实现了对企业电力数据的实时调度、工地扬尘和运渣车的实时监管。监管全方位市生态环境局将加强医疗废物处置执法监管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全面掌握重点单位名单,强化联防联控,督促医疗废物日产日清,采取将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院作为必查单位进行重点核查和指导、其他医疗机构现场抽查和调度相结合方式,确保排查出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差异化管控实行清单化管控,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清单的重点行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分行业分类别进行差异化管控,坚决防止一刀切。同时,严把食堂疫情防控入口关,改变食堂集中就餐方式,采取分时段分餐制,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唐桂刚表示,2020年除夕19时至初一6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PM2.5、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3.7%和33.8%。这些说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仍是区域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秋冬季,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和采暖排放量占比达2/3,这也是区域的基础排放量。先说采暖,由于大量务工人员回乡,居民采暖需求增长。
虽然近期污染排放量下降,但下降幅度远未达到环境容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超环境容量2倍以上,这是近期雾霾频发的主因。近日,相关专家就重污染成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北京市PM2.5组分监测显示硝酸盐占比大幅上升,成为抬升PM2.5浓度的主要因子。数据说明,大气污染排放量并未伤筋动骨,当气象条件不利导致环境容量下降时,这个基础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从而出现重污染。
此次污染过程何时结束?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桂海林说,从目前气象资料分析,2月11日13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仍将维持静稳、高湿和强逆温状态,污染总体来说仍将维持并发展。与去年同时段相比,农村地区衡量燃煤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了10%以上。今年元宵节期间,叠加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影响,太原、邯郸、石家庄等城市PM2.5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14日随着较强冷空气南下,这次污染过程才会彻底结束。
13日夜间开始,随着冷空气的侵入以及降水的影响,扩散条件好转,污染物逐渐清除。虽然部分农村已完成煤改气煤改电,但还有1000多万户用煤取暖。
再说工业,目前停工的主要集中在加工业、轻工业,而工业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型行业,比如火力发电、钢铁、焦化等,这些行业生产工序大多不可中断,需要常年运转。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表示,近期不利气象条件导致环境容量大幅度减小。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所所长徐洪磊说,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路货车和客车流量较平时分别下降了77%和39%。不过,由于各地禁限放措施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或主干道周边,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烟花爆竹的燃放量仍较大、较集中。但随着近日复工复产,城市内和城际间的交通流量明显增加,二氧化氮浓度明显上升。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说,由于我国北方冬季取暖和区域重污染行业相对集中,排放方面大家过去有一些没注意到的情况。今年春节以来,受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活动水平有所下降,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今年,多地出台禁放规定
工程类企业因业主单位目前均以防控疫情工作为主,大型基建类项目高峰作业时农民工都是数以千计,年后作业队组建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大家共同推广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更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的工程款回款和支付都将延后,资金压力巨大。所以建议环保企业在今后的战略规划里适当考虑一些投资类型、运营型的项目,丰富业务范围,提高抗风险能力。
受疫情影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这场战疫中,受损、煎熬、摸索、前进。04 推广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当然也需要意识到,疫情同样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安全、环境卫生等的一系列思考以及对更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
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改善的愿望和需求更加强烈,另一方面也急需基础设施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完成2020年的大小指标,圆满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尤其是工程类企业,因工程涉及到的参与方众多,有业主、咨询、施工、设计、监理、造价等等。技术服务型的企业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提供现场的技术支持,业务萎缩严重。作为环保企业,一定也会义不容辞地义务参与其中,成为中坚力量。
受疫情影响,他们无法高频率召开碰头会,线下的公文函件也需减少,很多驻场人员也无法现身工作,如何在此期间利用在线办公系统有效推进工程进展,一定是他们各方需仔细考虑的问题。03 推动作业队智能化管理前面提到的大型流域治理项目高峰时期的农民工大几千人,水环境项目可能与其他大型基建类项目不太一样,因为是流域治理,农民工不光数量上多,人员分布也广,另外一些雨污分流项目还需要深入到城中村里,所以放在此次疫情背景下,待疫情慢慢缓解后,作业队今后的进场、隔离、住宿、饮食、调动、跟踪等等都急需采取更为智能化的管理措施,大数据辅助,提高工作效率。
此次疫情会对水环境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不妨一起讨论一下:01 推动移动在线办公的使用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开始提高在线办公软系统的使用,水环境行业也不例外。05 环保类项目将快速复苏虽然疫情期间很多工程无法开工,工作无法开展,但我认为待疫情减弱,环保类的项目将很快全面复苏,新的储备类项目也会很快落地。
毕竟,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02 调整公司战略规划水环境产业内很多企业的公司业务较窄,盈利模式单一。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一系列治水目标需要在今年底完成。本周开始,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陆陆续续返工了,但距离生活回归正常还需要很久。待全面开工估计还有一段时间从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看,初一到十五期间,火力和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节前下降约10%左右,焦化、石化、玻璃、有色等行业无明显变化趋势。
今年元宵节期间,叠加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影响,区域内太原、邯郸、石家庄等8个城市PM2.5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2020年除夕19时至初一6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PM2.5、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3.7%和33.8%,北京市单站点PM2.5最高浓度相对去年单站点最高浓度下降约29%;元宵节夜间,区域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比去年元宵节同期下降34.9%和40.3%,北京市PM2.5峰值浓度同比降低38%。
粗略估算,区域内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排放量至少下降4成以上。由于我国北方冬季取暖和区域重污染行业相对集中,排放方面大家有一些没注意到的情况。
但2月10日和11日,随着复工复产,城市内和城际间的交通流量又开始有明显增加,NO2浓度同前段时间相比明显上升,北京市PM2.5组分监测显示硝酸盐占比大幅上升,成为抬升PM2.5浓度的主要因子。交通量观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路货车和客车流量较平时分别下降了77%和39%。